33地图-→ 温州地图[切换城市] 当前城市: 温州 温州市地图 鹿城区地图 龙湾区地图 瓯海区地图 洞头县地图 永嘉县地图 平阳县地图 苍南县地图 文成县地图 泰顺县地图 瑞安市地图 乐清市地图
热点城市: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杭州】 【广州】 【南京】 【武汉】 【成都】 【长沙】 【更多】 【友链】 其他:【百度】 【公交查询】 【搜狗】 【google】 【图吧】 【城市吧

使用说明:点击“全屏”可放大地图窗口;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地图左上角“+”可放大“-”可 缩小;“上下左右箭头”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点击“三维图/二维图/卫星图”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 地图。

浙江省地图

杭州市地图 上城区地图 下城区地图 江干区地图 拱墅区地图 西湖区地图 滨江区地图 萧山区地图 余杭区地图 桐庐县地图 淳安县地图 建德市地图 富阳市地图 临安市地图

宁波市地图 海曙区地图 江东区地图 江北区地图 北仑区地图 镇海区地图 鄞州区地图 象山县地图 宁海县地图 余姚市地图 慈溪市地图 奉化市地图

温州市地图 鹿城区地图 龙湾区地图 瓯海区地图 洞头县地图 永嘉县地图 平阳县地图 苍南县地图 文成县地图 泰顺县地图 瑞安市地图 乐清市地图

嘉兴市地图 南湖区地图 秀洲区地图 嘉善县地图 海盐县地图 海宁市地图 平湖市地图 桐乡市地图

湖州市地图 吴兴区地图 南浔区地图 德清县地图 长兴县地图 安吉县地图

绍兴市地图 越城区地图 绍兴县地图 新昌县地图 诸暨市地图 上虞市地图 嵊州市地图

金华市地图 婺城区地图 金东区地图 武义县地图 浦江县地图 磐安县地图 兰溪市地图 义乌市地图 东阳市地图 永康市地图

衢州市地图 柯城区地图 衢江区地图 常山县地图 开化县地图 龙游县地图 江山市地图

舟山市地图 定海区地图 普陀区地图 岱山县地图 嵊泗县地图

台州市地图 椒江区地图 黄岩区地图 路桥区地图 玉环县地图 三门县地图 天台县地图 仙居县地图 温岭市地图 临海市地图

丽水市地图 莲都区地图 青田县地图 缙云县地图 遂昌县地图 松阳县地图 云和县地图 庆元县地图 景宁畲族自治县地图 龙泉市地图

什么是三维地图

三维电子地图,或3D电子地图,就是以三维电子地图数据库为基础,按照一定比例对现实世界或其中一部分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三维、抽象的描述。网络三维电子地图不仅通过直观的地理实景模拟表现方式,为用户提供地图查询、出行导航等地图检索功能,同时集成生活资讯、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虚拟社区、出行导航等一系列服务。

1.如何查询4S店维修保养记录?(详情)
2.如何查询保险公司理赔记录?(详情)
3.如何查询车在哪个保险公司投保?(详情)
4.如何查询车型年款信息(高低配)?(详情)
5.如何查询出厂配置参数生产日期?(详情)
6.如何查询车牌号车架号和发动机号?(详情)

温州,属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第一批改革开放的城市之一。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濒东海,南与福建省宁德地区的福鼎、柘荣、寿宁三县毗邻,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的缙云、青田、景宁三县相连,北和东北与台州市的仙居、黄岩、温岭、玉环四县市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7′-121°18′、北纬27°03′-28°36′。总面积11784平方千米,其中市区1082平方千米。总人口744万人(2003年)。

编辑摘要

温州市 - 概况

温州,属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第一批改革开放的城市之一。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濒东海,南与福建省宁德地区的福鼎、柘荣、寿宁三县毗邻,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的缙云、青田、景宁三县相连,北和东北与台州市的仙居、黄岩、温岭、玉环四县市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7′-121°18′、北纬27°03′-28°36′。总面积11784平方千米,其中市区1082平方千米。总人口744万人(2003年)。

温州市温州市

温州古为瓯地,也称东瓯,简称“瓯”。瓯是一种陶制器皿的名称。约在新石器时代,温州居住着原始瓯人并制作陶器。西汉惠帝三年(前192年)为东海王(俗称东瓯王驺摇)都地。流经温州的河流叫瓯江。留学海外的温州学子在看到香港被称作HONGKONG的时候根据温州的瓯语(温州话)发明了YUJEU这个称呼。

温州古城建于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因地在温峤岭南,“虽隆冬而恒燠”,四季温和湿润,故名温州。《温州府志》载,当年建城时,太守郭璞登上西山,瞭望周围诸山,错立如斗,便对当地百姓说:城饶山外,当聚富盛,然不免兵戈水火城建于山,则寇不入斗,可长保安逸。于是他仿照北斗星体位置,围绕诸山筑城,故称斗城。传说在筑城时,有只白鹿衔花疾奔而来把花吐在城墙上,然后化作一团样云冉冉飞入天际,白鹿跑过的地方,一片鸟语花香。人们为取吉利,称为白鹿城或鹿城。

温州的市花是茶花,市树是榕树 。

温州市 - 地理

地理环境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濒东海,南毗福建,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相连,北和东北部与台州市接壤。
(图)温州市温州地图

全境介于北纬27度03分-28度36分、东经119度37分-121度18分之间。全市陆域面积11784平方公里。

海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187平方公里。境内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呈现梯形倾斜。绵亘有洞宫、括苍、雁荡诸山脉,泰顺的白云尖,海拔1611米,为全市最高峰。

东部平原地区,人工河道纵横交错。主要水系有瓯江、飞云江、螯江,境内大小河流150余条。温州陆地海岸线长355公里,有岛屿436个。海岸线曲折,形成磐石等天然良港。


温州市 - 气候特征

温州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3-19.4摄氏度,1月份平均气温4.9-9.9摄氏度,7月份平均气温26.7-29.6摄氏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水量在1113-2494毫米之间。春夏之交有梅雨,7-9月间有热带气旋,无霜期为241-326天。全年日照数在1442-2264小时之间。

温州市 - 自然资源

(图)温州港温州港

温州土壤肥沃,河流湖泊众多,海洋资源丰富,是江南“鱼米之乡”。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柑橘、茶叶、枇杷、杨梅、甘蔗等160余种。

海洋鱼类有带鱼、黄鱼、鳗鱼等370余种、贝类有430余种。沿海滩涂养殖面积达6.5万公顷,养殖蛏、蚶、虾、蟹、蛤等。用材林有松、杉、栎等280余种。

非金属矿产资源有明矾石、花岗石、石英石等,始终明矾石矿储量占全国储量及产品质量、花色品种均居全国前列。

温州港有生产性泊位5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7个,洞头、乐清湾等天然深水良港开发前景很好,可建20万吨级码头泊位10个。

温州以东近海大陆架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泰顺县乌岩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原生植被,是浙南的绿色宝库。

温州市 - 历史沿革

(图)温州市温州市

温州是文化灿烂的东瓯名镇,公元前192年是东瓯王驺摇的都地。公元323年建郡,为永嘉郡,传说建郡城时有白鹿衔花绕城一周,故名鹿城。公元675年始称温州。历史上以手工业发达著称,是青瓷发源地之一,造纸、造船、丝绸、绣品、漆器、鞋革等在我国历史上均有一定地位。南宋时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有“一片繁荣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之称。温州是南戏故乡,14世纪中叶温州著名剧作家高明的《琵琶记》被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南宋时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和以“永嘉四灵”为代表的江湖诗派,近现代的孙诒让、夏鼐、夏承焘、苏步青等,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科学史上都具有重大影响。

公元前

约公元前25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在温州境内已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00余处,出土有石犁、石镰、石斧、石锛、石刀、石凿、石镞、石网坠、石矛及纺轮等劳动工具。尚有夹炭陶片和夹粗沙陶片。先民从事渔猎和耕作。前475-前221年战国时代),前333年(楚威王七年),楚威王破越国,杀越王无疆。越部分族迁东瓯定居。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统一中国,划天下为36郡,温州属闽中郡。前192年(西汉惠帝三年)惠帝刘盈立驺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

汉清

138年(东汉顺帝永和三年)分章安之东瓯乡置永宁县,西犹兼处州地,户不满万。县始于瓯江北岸。是为温州建县之始。323年(东晋明帝太宁元年),析临海郡温峤岭以南地区置永嘉郡,治所设于永宁,辖永宁,安固、横阳、松阳四县。建郡城于瓯江南岸,相传有白鹿衔花而过,故后名鹿城。是为永嘉建郡之始。

422年(南朝宁武帝永初三年)谢灵远贬宁永嘉,遍历诸县,多有题咏,成为山水诗鼻祖。前此数年,郑缉之撰《永嘉群记》,是温州最早的地主志,今存孙诒让辑本一卷。

589年(隋文帝开皇九年)永宁、安固、横阳、乐成四县合并,称永嘉县,属处州。后三年,处州改名为括州。州治设于括苍(今丽水市)。

607年(隋炀帝大业三年)改括州为永嘉郡,郡治仍于括苍。辖永嘉、括苍、松阳、临海四县,计10542户。

621年(唐高祖武德四年)改永嘉郡为括州。次年,析括州之永嘉县]置东嘉州],辖永宁、安固、乐成、横阳四县。

624年(唐武德七年)乐成并入永宁,称永嘉县。675年(唐高宗上元二年)改置州,因气候温暖,"虽隆冬而恒燠",故名温州。

724年(唐玄宗天宝元年)改温州为永嘉郡,辖四县,共计42814户,241690口。

758年(唐肃宗乾无无年)复改永嘉郡为温州。是年,以李胥为监盐官。

914年(五代后梁末帝乾代四年)横阳改名为平阳县。

997年(北宋太宗至道三年)温州复升为州,属两浙路,领永嘉、乐清、平阳、瑞安四县。

1127年(北宋钦宗靖康二年)温州所产蠲纸,始于唐代,洁白坚滑,在北宋时列为贡品。另有漆器以精美著称,至南宋时,称“天下第一”。

1265年(南宋度宗咸淳元年)8月,升温州为瑞安府。

1368年(明太祖洪武元年)温州改路为府,辖永嘉、乐清、瑞安、平阳四县。

1369年(明洪武二年)设温州卫,下辖前、后、左、右、中五个千户所。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3月,清廷为断绝沿海人民与郑成功联系,下迁界令:乐清移治大荆;永嘉弃茅竹岭以东地,瑞安离海5里为界;平阳内迁10界。鱼盐之利尽失,海外贸易中断。

1670年(清圣祖康熙九年)浙江省下设温处道,辖温州、处州两府。

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10月,置浙海关于宁波,下设温州、瑞安、平阳等15个海关分口。温州分口下设状元桥、宁村、黄华、蒲岐四个旁口。

1728年(清世宗雍正六年)设置玉环厅,洞头列岛属之。至此,温州府隶五县一厅。

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7月5日,英军侵入定海,温州告急。

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是年,先后有广济、普济、海晏等轮航行温州、上海间。瑞安许启畴、陈虬等创办心兰书社,为温州最早的图书馆。

1876年(清光绪二年)9月13日,签订中英烟台条约,辟温州通商口岸。

1884年(清光绪十年)10月4日,温州民众在泽雅人柴岩荣带领下,焚烧城西、周宅祠巷等处教堂,并捣毁英税务司住所。

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2月,孙诒让、黄绍箕等创办瑞安算学书院,定名瑞安学计馆。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孙诒让倡办温州师范学堂。永瑞轮船公司开办,备有小火轮航行于温瑞塘河。

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6月21日,孙诒让逝世。孙诒让,瑞安人,学者、教育家,著有《周礼正义》 、 《墨子闲诂》 、 《契文举例》 、 《温州经籍志》等30余种。是年,大清银行和四明商业储蓄银行在温州设立分号。

民国

1911年(清宣统三年)武昌起义后,11月29日,温州组成军政分府,徐定超任临时都督。翌年7月废温州军政分府,置温州府。

1914年6月置瓯海道,辖温州、处州二府,道尹公署驻永嘉县,属浙江省。

1932年建立行政督察区。温州区初称浙江省第十县政督察区,督察专员办事处驻永嘉县。后数度更名,称第四特区、第三特区、永嘉行政督察区、第八行政督察区,1948年4月,改称第五行政督察区。


共和国

1949年5月7日温州和平解放,建立温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8月26日成立第五专区,并设温州市。建国后,改称为温州区专员公署。其后,名称和辖县有所变动。1981年9月温州地区和温州市合并建立温州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温州历史上以造纸、造船、鞋革、绣品、漆器著称,亦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之一。北宋时成为当时的港口重镇,被朝廷辟为对外贸易口岸,南宋时海上贸易尤其发达,是四大海港之一,至今仍为浙南、闽北货物进出的咽喉。

温州市 - 温州名片

中国双拥模范城 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锁都 中国鞋都 中国制笔之都 中国皮都
中国教玩具之都 中国合成革之都 中国五金洁具之都
中国汽摩配之都 中国塑编之都 中国纽扣之都
中国礼品城中国杨梅之乡 中国特产之乡 中国茶叶之乡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中国乌牛早之乡 中国拉链之乡 中国席草之乡 中国泵阀之乡
中国羊栖菜之乡 中国瓯柑之乡 中国马蹄笋之乡 中国四季柚之乡 中国蘑菇之乡 中国紫菜之乡
中国牡蛎之乡 中国泥蚶之乡 中国文蛤之乡 中国花蚶之乡
中国印刷城 中国电器城 中国礼品城 中国男装名城 中国休闲服装名城 中国胶鞋名城
中国商务礼品生产基地 中国鲨鱼加工基地 中国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基地 中国塑料薄膜生产基地
中国剃须刀生产基地 中国鞋都女鞋基地 中国不锈钢无缝管生产基地 中国眼镜生产基地
中国精密模具生产基地 中国钻头产业基地 中国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 中国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基地
中国休闲鞋生产基地 中国防爆电器生产基地 中国人参鹿茸冬虫夏草集散中心 中国数学家之乡
温州的”第一”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民营经济创造了众多的全国第一,画出了一道充满活力的发展轨迹。
▲ 1980年 颁发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 1980年 苍南县金乡镇信用社率先实行利率改革
▲ 1983年 创建“东方第一纽扣市场”的永嘉桥头纽扣市场
▲ 1984年 由26个农民自愿入股创办全国最早的股份合作制企业瓯海登山鞋厂
▲ 1984年 集资兴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温州龙港镇
▲ 1986年 全国最早创办由集体、个人集资入股的股份制城市信用社鹿城城市信用社和东风城市信用社
▲ 1987年 颁布第一个民营企业的地方性规章《温州私人企业管理暂行办法》
▲ 1987年 颁布第一个关于股份合作制的地方性规章《温州市关于农村股份合作企业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 1988年 起草中国第一份股份合作制企业章程《桥墩门啤酒厂章程》
▲ 1991年 苍南县农民合股创办以经营专线航班为主的全国首家航运包机公司
▲ 1991年 创办第一个私人跨国农业公司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康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1992年 建设全国第一条股份制铁路金温铁路
▲ 2003年 温州烟具协会赢得中国加入WTO以后的第一个技术贸易壁垒案
▲ 2004年 联合8家民企组建中国第一家无区域限制的民营财团——中瑞财团控股有限公司
▲ 2004年 正泰集团作为民营企业第一个获中国企业经营管理领域最高奖“全国质量管理奖  

▲ 2008年 温州市首个大型艺术论坛——《集雅艺术论坛www.jyyslt.com》正式开通并获得国内书画界的一致好评

  ▲ 2009年 温州人论坛www.wzrlt.com《百度中文搜索为:温州人论坛谈论温州人》正式开通 

(图)黄杨木雕黄杨木雕


温州市 - 非物质文化遗产

温州2005年上报10个保护项目:乐清黄杨木雕、细纹刻纸、温州鼓词、泰顺药发木偶、永嘉昆曲(南戏遗存)、苍南夹缬、瑞安藤牌舞、瓯绣、瓯塑、米塑。其中乐清黄杨木雕、细纹刻纸、温州鼓词、泰顺的药发木偶、永嘉昆曲5个项目已经文化部批准,成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乐清黄杨木雕、细纹刻纸、温州鼓词、泰顺药发木偶、永嘉昆曲(南戏遗存)、苍南夹缬、瑞安藤牌舞、瓯绣8个项目被列入省保护项目。经普查,全市登记在册民族民间艺术项目202项,其中造型艺术119项,表演艺术63项,民风民俗20项。

文物保护单位

首次于1952年在永嘉上塘正门山发现,后在许多地点又陆续发现。80年代以来通过全市范围内的文物普查和专题调查,查明境内二区九县(市)均遗有古文化遗址,计达百余处,主要分布在瓯江、飞云江及其支流两岸,大多依山旁水。温州古文化遗址大致可分前后两个阶段,前阶段,除少数早期石器磨制欠精、器面留有锤击痕迹外,大多数石器磨制精致,已采用打、磨、琢兼施技术;陶器主要有夹炭陶。与河姆渡中晚期文化、良渚文化的一些石器、陶器特征相似,以乐清白石遗址为代表。后阶段,石器表面略粗糙,形制较简单,其锛类石器横剖面大多呈三角形、梯形;陶器有泥质陶、彩绘陶和印纹硬陶等。与福建闽侯昙石山文化的一些石器、陶器特征相似。目前这类遗址的发现约占总数百分之九十以上,以瑞安碧山山前山、马屿牛头颈等遗址为代表。

温州市 - 区划人口

温州市现辖鹿城、龙湾、瓯海3区,瑞安、乐清2市(县级)和永嘉、洞头、平阳、苍南、文成、泰顺6县。有119、143乡。30个街道办事处,5392个村委会,506个居委会。温州市人民政府驻地鹿城区。

温州市是浙江省人口最多的城市,2006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756.8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40.56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42人。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温州市城镇人口占比重51.5%。温州市是浙江省人口流动最大的城市,至2006年末外来暂住人口272.70万人。

县市区人口一览表(2006)

县(市、区)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万)2006年

鹿城区

294

 67.96

龙湾区

279

31.61

瓯海区

614

40.52

瑞安市

1271

114.61

乐清市

1174

118.2

洞头县

100

12.4

永嘉县

2674

90.11

平阳县

1051 

85.1

苍南县

1272

123.1

文成县

1293

36.67

泰顺县

1762

35

温州市 - 民族宗教

民族

根据2000年11月1日零时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温州市少数民族人口11.32万,占总人口数的1.5%。全市有少数民族45个,其中人口在1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21个。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7个,分别是畲族、土家族、苗族、回族、侗族、布依族、壮族。

畲族是在温州居住生活历史最为悠久的少数民族,有2个畲族民族镇和5个畲族民族乡。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多彩的民俗,为温州地方文化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民俗

温州通行普通话。温州方言以瓯语最为重要,一般泛指通行温州各地的温州话。民间一般公认温州鹿城区通行方言为温州话。温州方言除瓯语外,还有闽语、“蛮话”、“蛮讲”、畲客话、金乡话、大荆话和罗阳话等。

温州民间比较隆重的节日民俗有正月拜年、元宵灯会、端午龙舟、中秋赏月等。在温州传统节日民俗中,最具地方特色的莫过于近年来逐渐恢复兴旺起来的“拦街福”民间祈福活动。现在,一些西方著名的节日民俗也在温州流行起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

温州市 - 著名宗教场所

(图)陶公洞陶公洞
大若岩陶公洞:位于永嘉县大若岩。温州有记载的最早的道观,传说陶弘景居此编撰《真诰》。
包公殿:位于鹿城西山路。温州市道教协会驻此。

江心寺:位于鹿城江心屿,又称中川寺,为中国对外开放的著名佛教寺院之一。
妙果寺:位于鹿城松台山南麓。温州市佛教协会驻此。
周宅祠巷天主堂:位于鹿城区周宅祠巷。为温州第一座哥特式建筑。
城西基督教堂:位于鹿城区城西街。1951年以来为温州市基督教爱国会和协会驻堂。
宁海禅寺:  位于洞头县霓屿乡长坑龙村别称“和尚寺”.

杨陈二府庙:位于洞头县霓屿乡正岙村.是霓屿乡道教协会驻此。

温州市 - 著名人物

温州人杰地灵,代有名家。南宋时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和以“永嘉四灵”为代表的江湖诗派,近现代的孙诒让、夏鼐、夏承焘、苏步青等,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科学史上都具有重大影响。

杰出历史人物

温州市

谢灵运(385~433年), 公元422年出任永嘉太守,是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他创作的山水诗传世名篇,多为赞美温州山水。

温州市

王十朋 (1114~1171年),温州人。 南宋建炎二十四年高宗亲擢为状元,著有《梅溪集》及《杜陵诗史》等 ,其事迹、思想在温州影响较大。
温州市 叶适(1150~1223年),温州人。南宋哲学家,倡导“务实而不务虚”,批评“高谈者远述性命,而以功业为可略”,主张“黜虚从实”,修实政、行实德、实事实功,是永嘉学派之集大成者。
温州市 刘基(1311~1375年),字伯温,文成南田人。明朝开国功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温州市

孙诒让(1848~1908年),温州瑞安人。清经学家、文字训诂学家,所著《契文举例》,为最早考释甲骨文的著作,另著有《名原》、《古籀拾遗》、《古籀馀论》、《墨子间诂》、《周礼正义》、《尚书骈枝》、《札迻》、《籀庼述林》等书,堪称大师。
温州市
夏承焘(1900~1986年) ,温州人。著名词学家,毕生致力于词学研究和教学,是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国学界称其为一代词宗。

温州市

夏鼐(1910~1985年),温州人。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中科院院士。曾先后获得英国学术院通讯院士、德意志考古研究所通讯院士、瑞典皇家文学历史考古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外籍院士、意大利远东研究所通讯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等荣誉称号。被誉为新中国考古学奠基人。

温州市

苏步青(1902~2003年),温州人。我国杰出的数学家、教育家、诗人,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科院院士。曾任复旦大学校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温州市 - 经济发展

综合实力

2006年温州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高,国民经济呈现“稳健运行。后劲增强、质量提高的特征”,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3位,经济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城市行列。温州市深入实施工业发展“12345工程”,大力开展企业服务年、项目推进年、标准厂房大建设等活动,加强工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推进品牌战略,提升工业经济增长质量。

工业经济

至2006年末已拥有30多个国家级生产基地称号,32个中国驰名商标,32个中国名牌产品,136个国家免检产品,一大批浙江省著名商标、省级名牌产品。16家企业集团跻身首页中国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



温州市 - 农业经济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大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深入实施“139富民攻坚计划”,继续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积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推进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千百工程”和乡村康庄工程。预计全市新增省、市级示范村115个,2573个村实现垃圾统一收集,所有农户实现通电。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取得新成就,成功举办第二届农博会,进一步打响了温州优质农产品品牌。全面实施“百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和“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计划”,全市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8.94万人。不断深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农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发展模式。

2006年,全市农村经济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态势,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1.36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后与上年基本持平。

对外贸易
2006年,温州市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98.94亿美元,同比增长25.9%,其中出口80.81亿美元,同比增长30.7%;进口18.13亿美元,同比增长8.2%。一般贸易出口值76.62亿美元,同比增长32.5%,占全部出口值的94.8%;加工贸易出口4.19亿美元,同比增长4.8%。全市外贸依存度为43.2%,出口依存度35.2%,比上年增长4.2个百分点,出口对全市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度达到9.4个百分点。

出口商品结构日趋优化
2006年,温州传统大宗商品出口持续增长,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其中鞋类出口20.6亿美元,同比增长27.1%;纺织服装出口14.3亿美元,同比增长25.1%;电路开关出口4.4亿美元,同比增长37.4%;眼镜出口4.1亿美元,同比增长26.6%。箱包、钢材、汽车零件、塑料制品出口均超亿美元,水产品、打火机、锁具、医疗器械、家具等出口均超过5000万美元,同比都有较大增长。机电产品出口30.6亿美元,同比增长38.6%。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3亿美元,同比增长46.9%。外贸出口增长使品牌建设日显重要,经扶持培育,正泰、德力西、康奈、吉尔达、东艺、大虎等6家企业获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出口品牌,巨一集团、冠盛汽配有限公司和禾本农药获浙江省重点培育和发展出口品牌。

出口市场继续扩大
2006年温州出口市场活跃,市场多元化态势巩固。企业先后参展广交会、华交会、宁波消博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服装展览会、大阪展览会、波兰亚洲博览会、沙迦中国商品交易会和德国杜塞尔多夫GDS鞋展。出口千万美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达72个,其中出口超亿美元的国家和地区23个。对欧盟和美国传统市场出口分别是21.2亿美元和8.3亿美元,同比增长28.4%和32.2%,对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和东盟新兴市场出口分别增长23.7%、50.2%、24.7%和33.6%。

民营企业出口继续领先
2006年温州市新登记备案进出口经营权企业661家,均为民营企业。全市累计获自营进出口权企业已达3320家。全市民营企业出口52.2亿美元,同比增长37.7%,占总出口值64.6%;国有企业出口15.1亿美元,同比增长19.4%,占总出口值18.8%;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3.5亿美元,同比增长19.7%,占总出口值16.7%。民营企业出口能力分别为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3.5倍和3.9倍,出口比重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

进口增幅减缓
2006年温州市进口表现乏力,增幅仅为8.2%,比上年降低12.3个百分点,主要进口商品为:石油气4.6亿美元,同比增长18.8%;有机化学品4亿美元,同比增长9.2%;生皮2.6亿美元,同比增长17.7%;塑料制品1.9亿美元,同比增长17.7%;原木1.6亿美元,同比增长47.5%。进口剧减的商品有钢材、木桨、纸板、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化学纤维等。进口市场前6位是:美国进口2.2亿美元,同比减少1.3%;韩国进口1.9亿美元,同比增长6.2%;日本进口1.4亿美元,同比减少10.8%;澳大利亚进口1.2亿美元,同比增长29.8%;沙特进口1.2亿美元,同比减少33.4%;台湾进口1.1亿美元,同比减少21.8%。

应对贸易壁垒
2006年,温州市进出口公平贸易工作走“政府外经贸主管部门组织指导,地方行业协会多方配合,涉案企业积极参与”的路子,已在探索和实践中初步形成具地方特色应对贸易壁垒工作体系。7月,全国进出口公平贸易工作会议授予温州市外经贸局“全国进出口公平贸易先进集体”称号,为22家受表彰单位中唯一的地市级外经贸局。温州入世以来遭遇各色贸易壁垒案件计43起,涉案总额4亿美元,其中应诉案件23起,应诉金额1.84亿,应诉率63.9%;结案20起,涉案金额1.66亿美元,结案率90.9%;胜诉案件13起,胜诉金额5995万美元,应诉案件胜诉率65%。2006年温州遭遇的贸易壁垒计有:土耳其鞋类保障措施、巴西铝制预涂感光平版反倾销、欧盟CR新草案、美国打火机337调查以及加拿大铜制管件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等共7起,应诉5起,其中涉案金额50万美元以上的可诉案件5起,应诉4起,应诉率为80%。

温州市 - 生活

温州市温州居民
全面实施“一房、一堤、一路、一环、一网”为内容的“五个一”民生工程,安置房竣工结顶293万平方米,认购4939户,交钥匙8232户,均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建成防洪堤2公里,市区8条道路建成通车,基本实现东片交通连网成环;建成排污管网30公里,市区污水处理率从2005年的34%提高到50%;深入推进“三沿”整治,完成绿化76.2万平方米,城郊环境面貌有所改善。


社会保障体系得到加强。着力抓好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扩面工作,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市区已退休的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住院统筹。


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城乡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并逐步向低保边缘户延伸;全市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分别达到95.1%和99%.

城乡居民社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据抽样调查,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16元,比上年增长9.6%,比2002年年均增长10.5%;人均生活费支出16473元,比上年增长4.1%,食品类支出占生活费支出(恩格尔系数)35.2%。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543元,比上年增长10.2%,比2002年年均增长10.3%;人均生活费支出5843元,增长16.0%,食品类支出占生活费支出42.6%。

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3.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41.25平方米。

2007年,是科学发展与和谐建设迈出新步伐的重要之年,是新一届党委、政府任期的起始之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推进“三个温州”建设的深化之年。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积极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女人街]温州市区内有一条渐趋繁荣的“女人街”—纱帽河商业街。街上许多店摊的老板是女人,亦做女人的生意,诸如美容、美发、化妆品、干鲜花、结婚礼服等。店号也取伊人、风姿、晨虹、爱丽之类,在这条街上转悠的也多半是女人。女老板熟谙经营业务,在销售时常谈美说装扮,免费提供咨询服务,招来女顾客。

温州话为中国东南沿海城市温州市住民所讲的一种南部吴语,在发音和用词、语法等方面和都与汉语普通话有较大差别。但温州话的变化也很多,甚至各个县市之间的发音也有较大差异,包括瑞安话,乐清话等。通常所说的温州话指的是市区人口,瑞安,乐清等使用瓯语地区的话,其中永嘉的语言最古老,永嘉在古代可以说是温州的中心。温州话几乎每十里口音就不同。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说温州话”,温州话的复杂性,一直被认为是全中国最难学习的方言之一。温州话是南部吴语的代表方言,属正统的古汉语“化石”,保留了大量的古语古音,很接近华夏祖先的语言。普通话受北方古游牧民族的影响,北部吴语受雅音官话的影响,而南部吴语则由于地理原因,成为古吴语的继承者。温州话与古闽语、古楚语、古江东语都有密切的联系,对研究汉语语音史和语言史都具有特殊的意义。温州是南戏的发源地,留传的南戏作品都含有不少温州话。由于南戏对元曲及元明小说的影响深远,学者们在注释考证这些作品时都需要大量引用温州话。

温州市 - 教育科技

教育事业

(图)温州大学温州大学

温州是浙江省的教育大市。改革开放以来,温州走出了一条政府为主、全社会办教育的发展路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体系。全市基本普及学前3年到高中阶段15年教育,高等教育已跨入大众化发展阶段,正朝着教育强市的目标稳步前进。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3459所,在校生152.8万人,教职工9.5万人,教育人口占全省近五分之一。其中,普通高校5所,在校生4.5万人;成人高校1所,在校生5万人;远程高教站点35个,在册生1.7万人;专修学院2所,在校生0.1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03所,在校生9.9万人。普通高中133所,在校生15.2万人;初中350所,在校生32.6万人;小学1152所,在校生62.2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2所,在校生0.2万人;幼儿园1666所,在园幼儿21.4万人。


温州市 - 科学技术事业

20世纪90年代中期,温州市提出“科技兴市”战略,经过5年多时间的奋斗,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2004年全市各级财政科学事业费支出5381万元,比上年增长23.2%;科研三项经费投入15040万元,增长14.7%。有人事部门直接管理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11.86万人,比2007年增加0.68万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人员3.94 万人,增加0.70万人。全年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18项,星火计划15项,重点新产品计划18项;列入省级星火计划14项,新产品试制计划295项。全年获省科技进步奖21项,市科技进步奖79项。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2家,市级97家,累计达到151家和210家。全年专利授权3224项,累计18425 项。一批科技项目获得国家和省贴息贷款或创新基金资助,全年获资助经费1873.5万元。网上技术市场提供研发经费10.12亿元。首次举办2004中国(温州)科技成果交流会,温州企业达成技术合作项目617项,3.37亿元,建立了制笔、皮革、眼镜3个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了36家技术创新服务、行业研发中心等创新载体。

温州市 - 文化

文化和艺术事业


(图)南戏南戏
温州是南戏的故乡,14世纪高明的剧作《琵琶记》蜚声海内外。有2个瓯剧剧目获得国家文华大奖。温州民间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如黄杨木雕、细纹刻纸、瓯绣瓯塑等,都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较高艺术价值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瑰宝。富起来的温州人十分重视对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在书法、美术、舞蹈、戏剧、音乐等文化艺术领域培养出了各领风骚的人才群体。在公共文化设施方面,温州现有文化馆11个,文化站242个,公共图书馆12个,博物馆3个,剧场、影剧院2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207.0万册(件),艺术表演团体12个。

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事业


温州地方新闻媒体有温州报业集团:温州日报、温州晚报、温州都市报、温州商报、温州新闻网、温州了望杂志;温州广播电视总台:温州电视台、温州人民广播电台。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7.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7%,有线电视用户108.12万户。
          

温州市 - 卫生体育

医疗和卫生事业

(图)温州第三医院温州第三医院

温州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是提高温州人民身体健康水平的有利保障之一。温州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6.16岁,高于全国、全省水平。全省百岁以上老人有三分之二在温州。全市现有卫生机构825家,其中医院71家、卫生院449家。现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7095人,其中医生11869人。全市医疗机构病床16309张,平均每万人有病床21.9张、医生15.9人。医疗机构全年诊疗病人1837.09万人次。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项目12个,总投资33.01亿元,19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建立了感染性疾病科。全市农村建有村卫生室2461个、社区服务站101个。

体育事业

温州体育事业发展注重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的统筹和协调发展,培养出了奥运会射击冠军朱启南、世界国际象棋棋后诸宸、男子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叶荣光、男子羽毛球单打世界冠军夏煊泽、武术散打世界冠军尤邦孟、艺术体操亚洲冠军周小菁、赛艇亚洲冠军高炳荣、拳击亚洲冠军杨相中、游泳亚洲冠军阮怡、柔道亚洲冠军李爱月等一批为国家夺得崇高荣誉的运动员。2004年温籍运动员在奥运会上首次获得金牌1枚,创造了世界纪录。在其他国际比赛中获得3项冠军,在亚洲比赛中获得7项冠军,在全国比赛中获得14项冠军。在省第五届农民运动会上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全市现有公共体育场馆31个,业余体校9所,已建成公共健身点807个。

温州市 - 环境保护

温州市温州夜景

城市建设

温州城市建设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25平方公里,在旧城出现一个功能齐全、辐射全市、面向21世纪的繁华商业中心区。在5.2平方公里范围的城市中心区,十大标志性建筑相继开工和建成:广电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会展中心、人民大会堂、科技馆、博物馆、行政管理中心、图书馆、档案馆已经建成,歌剧院正在建设之中。市区人均住房面积从1979年的3.87平方米提高到2004年的23平方米。

珊溪水库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用水环境,市区饮用水源地28个监测项目监测结果全部达标。珊溪水库电站和赵山渡电站的建成,以及温州电厂二期工程、龙湾燃机电厂、泰顺三插溪电厂、苍南风力发电场二期的建成,极大地缓解了温州用电紧张的局面。

半岛工程的围涂造地,将使温州城市发展空间东延60公里,新增包括洞头诸岛在内的200多平方公里面积,足以使温州城市“长大”两倍。温州半岛工程被称为是温州整个城市发展的控制性工程。它将改变温州城市格局,使温州由滨江城市向美丽的滨海型城市转化。

城市环境

(图)温州旅游温州旅游

截至2004年年底,温州市区建成区的绿化覆盖面积3285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4.2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79平方米。2004年市区已经建成烟尘控制区118平方公里,区域噪声达标区69.55平方公里,噪声控制达标区覆盖率72.6%。市区工业污水排放达标率96.7%,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97.6%,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7.6%。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有 109 天,达到二级标准的有246天。

温州市 - 风景名胜

温州,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境内名山秀水众多,风光旖旎。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有雁荡山、楠溪江、百丈漈-飞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乌岩岭、南麂岛;省级风景区有仙岩、瑶溪、泽雅、滨海玉苍山、洞头、寨寮溪、百丈漈等9处,还有茶山、岷岗、天柱寺等12个市级景区和11处县级景区。风景区陆域总面积达2279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面积20%。全市还有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8个省级森林公园。是太平洋西岸最适宜于人类居住的区域之一。

(图)雁荡山雁荡山

雁荡山风景名胜区

位于乐清市东北,总面积450平方公里。雁荡山古负盛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主峰百岗尖海拔1150米。灵峰、灵岩、大龙湫为全山风景中心。大龙湫瀑布高达190米,直泻龙潭。2004年雁荡山被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初被命名为世界地质公园。

楠溪江风景名胜区

位于永嘉县境内,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楠溪江干流全长145公里,江流蜿蜒曲折,两岸绿林葱郁,呈典型河谷地貌景观。风景区沿江分布,有台湾水青冈、银杏、华西枫杨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珍贵树种。大若岩山麓江滨村寨风貌独特,保存有宋代以来的亭台楼阁、庙观祠殿牌楼等古建筑。


洞头列岛

洞头列岛位于温州市区东南方,距市区33海里,由103个岛屿和259座礁石组年平均气温17℃,为海上风景旅游与避暑度假胜地。有仙叠岩、半屏山、大瞿岛、大门岛,霓屿岛等景区,具有石奇、滩佳、礁美、水清的独特景色,以及云霞、大海、海鸟、船帆、日出的旖旎多姿海上风光。海产资源丰富,是全国十大重点渔业县之一,可垂钓尝鲜。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图)百丈漈百丈漈

百丈漈-飞云湖风景名胜区

位于温州西南部,飞云江上游90公里的文成县境内,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峡谷景廊、百丈飞瀑、天顶湖、刘基故里、朱阳九峰、白云庵、铜铃山峡、岩门、双龙湾、飞云湖、溪等主要景区组成,景点、景观达1862处。景区面积达558.8平方公里。

南麂岛海洋自然保护区

位于温州以东近海海域,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海岛海域生态系自然保护区。由23个海岛、14个暗礁、55个明礁组成,总面积20106公顷,海域面积19071公顷。区内贝藻类丰富,是中国海域的重要贝藻类基因库。有海洋贝类403种,约占我国贝类总数的20%;海洋藻类174种,约占我国藻类总数的20%。

乌岩岭自然保护区

在温州市泰顺县境内,总面积18861公顷。分布着各种植物2150种,占全省植物种类的一半,其中有重点保护植物21种,有国家二、三级重点保护的伯乐树、香果树等,号称“生物种源天然基因库”。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0多种,其中黄腹角雉为全球濒危物种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我国东部地区保存最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之一。 

森林

温州市森林覆盖率为56%。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分别是雁荡山国家森林公园、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花岩森林公园、龙湾潭森林公园、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8个。

(图)三垟湿地三垟湿地

湿地

温州东部平原地区有众多连片湿地,那里草长莺飞,水网密布,是宝贵的都市“氧吧绿肺”。其中最著名的三垟湿地民间称“南仙垟”,比邻市区中心,面积13.6平方公里,河道纵横,星罗棋布,间有161个形态各异的泥洲。这片湿地自古盛产“瓯柑”、“黄菱”和淡水鱼虾,又是各种候鸟、留鸟栖息觅食绝佳之处。
         

岛屿

温州沿海有大小岛屿215个、明暗礁469个。其中最著名的是瓯江口外海域的洞头列岛,号称“百岛之县”,宛若明珠洒落东海,其中最摄人魂魄者当数半屏山,当地歌谣唱到:“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大陆,一半在台湾。”
         

温州市 - 市树市花

市树榕树           
温州市榕树


榕树(小叶榕)是温州市树。榕树在温州市有悠久的生长历史,树姿雄伟,枝繁叶茂,四季常青。1985年2月,温州市民以投票表决方式,评出小叶榕为市树。1985年7月10日,温州市第六届人代表常务会第14次会议通过“关于命名温州市树、市花的决定”,决定指出:命名榕树、茶花为市树市花,能反映温州自然风貌和温州人民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精神,有利于激发人民爱国爱乡之情。


        

温州市茶花

市花茶花

山茶花是温州市的市花。温州是我国山茶花的主要原产地之一。温州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宜山茶花的栽培生长,山茶花的品种约有200余种。温州人工栽培选育山茶花的历史悠久,园艺品种繁多。著名省级风景名胜区仙岩大罗山的一株山茶花--金心茶,迄今已有1200余年的树龄。山茶花在温州的栽种十分普遍,园林、景区、家庭多有栽种。1984年9月,温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评选市花活动。1985年2月,温州市人民政府通过新闻媒体号召市民投票确定市花。1985年7月,温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4次会议审议了市人民政府的报告,正式命名山茶花为温州市市花。

温州市 - 特色小吃

温州市温州

矮人松糕

又名白糖肥肉松糕。据说,这“矮人松糕”发明自抗日战争后期,那时有个温州人叫谷进芳,在城区五马街口设摊制作松糕,以用料考究、制作精细出名。因为谷进芳个头矮小,就称他做的糕为“矮人松糕”。此点心特点是松软绵糯,甜中有咸,清香可口,老少皆宜。

温州市温州

长人馄饨

长人馄饨具有近百年的历史,是温州市民家喻户晓的传统名小吃之一,注重质、味、型、色的相结合,选用优质陷料、副料,以其色泽鲜艳、口感清鲜、底汤清冽,久吃不厌而誉满温州。曾荣获“浙江省优质点心”及“温州市名小吃”等荣誉称号。

温州市温州

李大同双炊糕

瑞安糕点名师李瑞庆创制于清代光绪年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用糯米粉加白糖或红糖拌匀过筛,撒上桂花,成型切块,经两番炊制而成。其特点是:细、软、韧、香、甜、老少咸宜,是温州市名牌菜食。

温州市温州

灯盏糕

灯盏糕是浙江温州的特色名点,一种油炸食品,历史悠久。据说在元末明初刘伯温义军攻温州城的和城内义军联络暗号,为“等斩”糕(意为缚好内蒙古人),温州俗话“等斩”和“灯盏”是同音。另据传因外形酷似古代扁圆形的菜油灯盏,故得名“灯盏糕”。

(图)温州市

白蛇烧饼

清光绪末年,温州城区府头门钟楼右侧,有一家张氏开设的烧饼店。其所制“葱油重酥烧饼”,每50公斤面粉加8.5公斤猪油揉成酥面;馅心用盐渍猪肥膘肉丁、酒浸虾米、甜酱瓜粒、京冬菜丝、葱花,拌以麻油。成形后用火炭烘制。出炉的烧饼呈淡黄色,食之酥脆。因女店主喜穿白色衣衫,众以《白蛇传》中“白娘娘”称之,所制烧饼亦随之得名。

温州市 - 地方风俗

(图)开门炮开门炮

开门炮:初一凌晨,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打"开门炮"也有惯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称"百子炮";再放双声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发,意谓可解除一年的疫疠灾晦,并表示接新年。要求三发都响,声音宏亮清脆,最为吉祥。俗信打"开门炮"越早越好,象征今年随便做什么事都会顺利,如意发财,种田人会五谷丰登。有些地方在打开门炮时,还口中念念有辞:"开大门,放大炮;财亦到,喜亦到。"一般鞭炮的外皮和里皮均一色通红,燃放后纸花满地,灿中云锦,形成了满堂瑞色,喜气洋洋。现在放鞭炮在城镇已被禁止,但在农村和渔岛上仍可燃放。

拜六神:打过开门炮,各家男女穿新衣。主妇烧佛茶,以江西瓷碗盛各种祭品,供于香案。中堂悬挂祖宗图像,先拜祖宗,再拜六神(灶神、檐头神、白虎爷、井神、土地神、财神)。民间认为这六位神祗,是每家的保护神,新年祭拜,主要祈求全年人口平安,家业兴旺。

接三神:拜过六神后,又在中庭摆起小方桌,盛米一碗,盖以红纸,周围粘固,端放桌上,烧香点烛,虔诚膜拜,叫做"接三神"(即道教的玉清、上清、太清),祭后移到室内,直到正月初四,才送神撤座。

(图)拜祖拜祖

拜祖:旧时正月初一中午,在洞头县,各家要祭拜祖宗。其仪式由家庭主妇主持。先列供品,摆好酒盅、筷子,在酒蛊里斟上黄酒。在神位和供桌中间要摆一条长椅,然后点起红烛,并在祖先、三官大帝、土地神、灶神等所有神龛香炉上焚香。待红烛燃过四分之三左右或香引将焚完,此时开始烧"金纸"(一种贴着金箔,折成元宝状的纸钱,俗信经过念经才有效),放鞭炮。最后撤馔,撤馔前要先移动供桌前的椅子。拜祖时,供桌上的礼品不准动;凡祭拜过的供品,除糕点果品外,均要重新煮过或经蒸气热过才能吃。否则,都认为是对神灵、祖宗的不敬。

行香:正月初一清早,旧有"行香"之俗。全城文武官员,冠带乘舆,全副执事,鸣锣开道,到各庙宇行香,威仪甚盛,每家老年人和当家人天未亮,便已沐浴更衣,竞先赶到社庙或附近寺院里开殿门和烧头香,点香灯,有的甚至索性除夕不睡,在庙宇守等。亥时一过,赶紧烧香,表示虔诚。俗信第一个人赶到点上香最为吉利,故有争先点第一双蜡烛习俗。俗语说:"谁人最早开殿门,今年一定赚大银。"老年人到各庙宇拜殿神,主要祈祷保佑新年吉利,全家平安。但由于阶层、行业、性别、年龄等不同,来拜神者络绎不绝,有求做生意发财的,有求农业丰收的,有求子续嗣,等等。较大的庙宇如东瓯王庙,拜神者要给庙祝红包,如祈祷灵验,每年初一有钱者,要用重达百余斤的大蜡烛还愿。

开正:旧时在洞头岛,每户人家三十夜守岁到寅卯时左右,都要举行"开正"仪式。由家中尊长或家庭中生产生活的掌管人主持。主持者要"净身"(即除夕夜要戒色)并全身沐浴,"开正"前不得接触污秽之物。案桌摆大门口或天井里,桌脚上要垫两条长凳使案桌高地升高。供品有三牲、鱼肉、水果、糕点、素面等,两旁有一对尺长的大红烛,俗称"通宵"。"开正"时,主持者点燃"通宵",焚香三柱后,全家跪地,合掌问天,进行虔诚祷告,祈求上天赐福,保佑全家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发财、万事如意。祈祷毕,全家肃立,默待一会儿,再烧"金纸"鸣放鞭炮。最后撤馔。80年代以来,已把"开正"时间提前到午夜零时,伴着中央电视台敲响的新年钟声进行。仪式也简便多了,有的只是鸣鞭炮,放焰火。但鸣放的鞭炮多了,尤其是"百子炮",甚至几千响串在一起,声音响,时间长,热闹异常。

拜茶:正月初一早上,至今还保留了一种叫拜茶的习俗。拜茶即以红枣、桂圆、年糕等煮成甜茶谓"红枣茶",取其吉利之意:红枣--日子越过越红火,桂圆--合家团圆、平安顺利,年糕--步步登高。"拜茶"分两部分:一是拜祖宗,盛小碗,供于灶神像前;二是拜灶神,都要焚香燃烛、烧金纸、放鞭炮。拜茶之后,全家每人各盛一碗喝。因新年第一餐是喝汤的,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或出门在外,或在家干活儿,若遇雨受阻,人们便会以"正月初一喝汤的"这话自嘲。喝过茶后,还要再烧线面吃,俗谓"长寿面",既是图吉利,祝愿全家老小长命百岁,又因喝茶不够饱,作为添食,可收一举两得之效。

(图)元宝茶元宝茶

早点:正月初一早餐,温州人喜欢吃松糕(一种炊蒸而成的甜年糕)。吃时,把松糕切成薄片,再将酱油肉中的肥肉也切成薄片,嵌在两片松糕之间,吃起来甜中带咸,别有风味。也有吃汤圆,或者煮一碗粉丝,上面放一个煮熟的蛋。这些食物均含"年年高"、"团圆"的象征意义。有的人家以过年饭杂煮,兼吃捣糕和松糕。在平阳,吃年糕和汤圆,有的先喝红糖汤,后加面和鸡蛋;在泰顺,主妇沏糖茶,蒸糖糕,端出菜头(盐渍萝卜)给合家"嘴头甜,彩头好"。惟乐清雁荡一带,则吃棕子。除夕夜,每家要煮一锅米粽,等岁首之日早起,全家食用。据说,吃粽子有两义,一是因为粽和"宗"同音,取怀念祖宗之意;二是因为粽又和"中"字同音,取功名得中之意。在乐清,一般人家用红枣、柿饼、汤圆。在乐清白石镇,初一晚餐吃汤包、糊邋羹、状元糕。入睡时,床前摆鞋,求天宫赐福。在市区春节期间,客来有献元宝茶的习俗,即在茶中放两枚鲜橄榄,不仅茶味清香,旦见在黄绿色茶汤中漂浮着橄榄,形如元宝,俗称"元宝茶",含新年吉祥、发财的彩头。点心有用圆眼肉或莲子、红枣,也有肉丸、鸡蛋加粉丝的。

拜年:初一晨起,先在家内,晚辈按序向长辈叩拜行礼,称"拜年"。从初二起,邻里和亲友之间,往来拜节。如相遇于途,长揖道贺(今点头握手问好),也有彼此合掌胸口称"拜年"。到各家登门互贺新喜,亦叫"拜年"、"拜岁"。先是下辈出门到长辈家拜年,然后平辈回拜,则称"回年"。新婚夫妇初到岳家拜年,称"拜头年",后辈到丧事人家拜年称"拜新年"。

出行:正月初一出门,要选方向。先在灶神前烧香,然后拿一空锅,中放一勺,用力旋转,根据最后停下的柄首所指方向,由一人持剪前去,然后听见和记住遇见第一人所讲之话,以剪裁之(虚拟动作),意即取其一半,归来占卜,这叫"香卜",俗叫"卜剪听"。

喜口彩:每逢过年,温州一带民间喜讨口彩,只准讲吉利话,忌讲不吉利话。"亲戚酬酢,吉语生馨,即岁时送礼亦必加太平钱、万年青柏等事,否则指为一祥。"(清孙同元《永嘉闻见录》)

送元宝:初一日,有人把红糖元宝用红绳缚在万年青的树枝上,沿门挨户送吉利话,由一人打着竹板,现编俚语,一人摇春柴(樟树枝叶)专门应"好",这叫"送元宝"或"喊元宝"。温州有俗语:"正月初一送元宝,句句讲好。"讲完,每户给点年糕或零钱。永嘉送元宝之歌云:"元宝进门台,好!金银大发财,好!积德积善前世修,好!元宝扭一扭,好!养猪大如牛,好!元宝显一显,好!赤脚蓬头刘海仙,好!刘海仙戏金蟾,好!金钱银钱送上府来,好!福禄寿禧万万年,好!"

卖技:在苍南、平阳一带,正月初一到初三夜,都有卖技队提着灯笼,上人家门口高声颂吉祥词,俗称"卖技"或"卖奇"。所到人家则送些年糕、香烟或红包,三宵乃止。有些喜事人家(如结婚、贺寿、建房、生子等)还提前预约,开门迎入堂屋,以香烟、酒席款待,称"扮新屋"或"扮新娘"。

新年鼓:元旦期间,民间还有文化娱乐活动,如新鼓和吹打乐。新春天亮,小儿结队成群,携有锣鼓,沿街敲打,此往彼来,络绎不绝,叫"新年鼓"。有些人家则集合邻友,演奏各种乐曲,有吹打曲,也有清唱,欢乐而热闹。


(图)舞龙灯舞龙灯

舞龙灯:春节民间有舞龙习俗。在平阳,十余人手擎彩龙,至庙宇和大户门前舞龙,主家酬以红包、年糕、糖果。又有白龙,龙用白色苎布制成,内可点灯,也称"龙灯",由10多个小青年擎着,一般都到庙宇住宿,设香炉、锣鼓,由唱书先生唱故事或颂词,叫"参龙"。庙宇头家要酬给钱物,安排住宿。活动以一个月为限。

划龙灯:在洞头县霓屿乡正岙村每年划龙灯从正月初八到初九.

迎年:在平阳等地,元日午夜人们设香烛于室,并在神前放爆竹,谓之"迎年"。

点岁灯:从初一至初五,每夜在寝室中燃灯,直到天明,名曰"岁灯"。

迎灶神:在平阳等地,初三凌晨或初四夜有迎灶神的习俗。谓"灶神于腊月二十四朝天,今日回归,故祈此迎之"(《平阳县志》)。在永嘉楠溪江两岸,则在正月初一清晨迎灶。俗称灶神爷十二月廿四夜上天,正月初一早晨,从天上回来。每户人家把新的灶神爷像贴在神龛里,再点上香烛,泡一盏茶,祭拜神像。

收珍:正月初五日,每户人家把除夕摆在中堂上的祖先画像及各种珍品和字画等物收拢藏放起来,这叫"收珍"。收珍时,家中人要祭拜,下辈外亲也有来祭拜。在平阳,"五日而撤,或有悬至半月者",在文成,叫"初五花开",人家收起祖宗图,意为春节告一段落,一切禁忌及特定仪式活动解除,恢复正常生活秩序。旧时,在城镇,各商店除一部分在初三、初四陆续开市外,大都在初五、初六日开店营业。开市时,各店要鸣放鞭炮,也有景灯挂彩,表示庆祝。

新年禁忌:旧时,正月初一不煮饭(除夕多留饭于新年吃,取"吃剩有余"之意)、不担水、不串门、不缝针线。一般不扫地,倘非扫地不可,则须由外向内施帚,禁忌向外扫地,俗谓财富会流失。晚饭早吃,不点灯,放过爆竹(谓"关门炮"),早早入睡。新年期间还有不吵嘴,不动刀斧,不杀生,以及禁讨债等禁忌。据说,吵嘴会落彩头;刀斧是凶器,动了不吉利等;还有不能说不吉利话,不能打骂人等。永嘉茹溪一带有人在新年打了一下孩子,说是被"开年"了,一年就不顺利。在平阳,五日内不挑粪,不倒马桶,不得敲击地盘,即如"桶"之类。现在这些习俗已基本消失。过去农村还有"正月慢"的习俗,农民到初七、初八才下田,一般商店到初五才营业。现在风气转变,近几年,打破这一传统习俗,有的地区,在正月初二就结队(有的还全家出动)下田挥锄整地和送肥到田头了。一些商店也打破惯例,初二、初三就开门。



 
中国3D地图网(www.33map.net),汇集E都市三维地图、都市圈三维地图、百度地图、搜狗地图、城市吧地图、google地图等多家地图,方便您根据需要选择适合你的地图进行查询;三维地图通过三维实景模拟的表现方式,网站无缝集成了城市电子地图、三维电子黄页、生活资讯、电子政务、 同城电子商务、同城交友、虚拟社区等服务内容。该平台是以一种全新的人性化WEB界面表现,为城市百姓的生活、工作、旅游、出行参考、网上办事、网上创业等活动提供便捷的解决方案;为城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商家企业提供面向市民宣传互动的快速通道,从而更方便地实现电子政务、地图查询、黄页查询、电子商务、推广宣传等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